從發展藍圖一窺台中足球強盛的秘密

台中足球的發展可說是目前台灣最好,不但球隊、學校的成績好,球場設施也不斷在各地廣泛建設中,其中以山海屯為概念,搭配台74線興建球場,以及基層三條體系發展的規劃,讓足球在台中發光發熱。

山海屯的概念就是山線、海線、市區,山線包括像是豐原、東勢一帶地區,海線就是像清水、大甲,屯就是市中心,目的是透過劃分各個地區,將足球推廣到台中的每一寸土地上,過去台中足球大多重心擺在市中心,近幾年在市長盧秀燕帶領下,將足球定位成台中市的重點發展,包括山線、海線都開始有學校、民間組織、俱樂部推廣足球運動。

臺中港盃再度突破。(圖:張克銘攝)

台中運動局長李昱叡說:「目前我們台中發展的概念是以山海屯為重點,慢慢的擴及到台中每個地區,希望把足球運動拓展到台中29區,像近期舉辦的台中港盃,就是相當具有特色的賽事,有點像是荷蘭舉辦棒球賽事的港口盃,透過與在地連結的賽事,讓這項運動在台中遍地開花。」

除了賽事外,最令人期待的就是足球場,台中在各地廣設球場,其中台74線未來將成為台灣的「足球快速公路」,目前已經有5座11人制足球場,西屯足球場將在年底啟用,屆時將會有6座球場,每座球場的距離約在15到20分鐘。

台中市足球運動休閒園區開工動土典禮。(圖:台中市政府運動局提供)

即便台中有眾多足球場,但仍然依照賽事規模把球場分成三級,如像清水的牛埔仔運動公園,就是屬於區級,也就是舉辦地方級賽事;第二級則是全國性賽事,像是聯賽、盃賽等性質賽事,就會到朝馬足球場、太原足球場、西屯足球場;那另外一種就是因應國際級賽事,就是正在蓋的台中足球運動休閒園區,有2面5人制足球場、2面11人制足球場,未來能舉辦國際賽事。

至於在基層發展部分,台中目前在三級銜接規劃上,除了學校體系外,還積極建構俱樂部的體系以及落成後的足球園區,希望藉由這三條體系,讓台中的基層足球有更多人參與,李昱叡表示:「學校有招生的限制,因此我們積極開拓俱樂部的體系,像是台中藍鯨、旅人目前都有自己培養體系,那我想這種模式可以讓我們在青訓12歲到18歲,從學校體系以外多幾個管道,以俱樂部形式來養成,加上我們期待的國際足球園區,希望未來成為人才培育的基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