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足球唐山到台灣

今天發哥想來好好論述一個定題為「莫忘足球唐山到台灣」。因為我比較認同這樣的說法,即當年渡海到台灣的人代稱「唐山人」,「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記錄了祖先從大陸漂洋過海到台灣的情景和心情。昔日台灣人稱大陸移民到台灣開基為「唐山過台灣」。儘管斗轉星移,歲月流逝,僑居世界各地的華人卻世代相傳:「記住我們的祖先來自唐山!」時至今日,有情有義的台灣同胞沒有人甚至不該會忘記:「自己的根就在海峽彼岸(除非原住民同胞)。」

網路發達的現在,網路上也論說著「寶島台灣足球的起源」。其中點到隨著1860年台灣開港,來自歐美的現代文明開始輸入台灣,其中自然包含了當時新穎的運動文化,而在談到台灣足球的起源時,有一傳說是1914年抵達台灣的長老教會傳教士萬榮華(Edward Band)在台南長榮中學開拓;也有一說是淡水中學校的足球社團成立於1914年開始;除此之外另有一說是日據時代源自1920年代的北部高中校園等等。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發哥身為一名祖先來自大陸安徽廬江,而我是出生在寶島台灣的中華民國國民,更願以大中華足球的歷史角度,來論述我們的足球史源,所以願藉「莫忘足球唐山到台灣」看待咱的足球興衰史。

中華近代足球發展史

從古代中國老祖宗發明的「蹴鞠」,到159年以前,即1863年英國研發出「現代足球」的誕生,演變為今天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大球類運動足球。

而自英國人深入中國大陸領域後,開始將英式足球傳進中國,尤其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成為最早接觸足球的地區,時約1860年左右,隨即因英法聯軍之役,迅速也傳入上海,香港與上海成了早期中國足球的指標,在上世紀40年代以前最重要的遠東運動會,中華民國足球隊創下九連霸的輝煌戰史。

中國近代足球發展,最先發跡於以洋人興辦的教會學院,早年中國足球主要在大學校園流行,在上海尤以南洋(交通大學前身)與聖約翰大學起頭,逐漸拓展至各大學。

1908年南華足球會成立,成了中國最早出現的華人足球會組織,而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在武昌成立後,1924年8月也成立了中華足球會,但只有14年會史,隨即因八一三事變而停擺。

在上世紀40年代以前,中華民國足球隊主要參加亞運會前身的遠東運動會足球賽,從1913年首屆到1934年十屆比賽中,中華民國代表隊除首屆未奪冠外,曾連奪另九屆的足球金牌,成為早年亞洲名符其實的足球王國。

早年中華民國足球隊出使遠運會,前後有73名國腳為國效命,不乏我國體壇名人在陣,如首屆遠運會國腳關頌聲,第十屆守門員徐亨,退休後均成為國家推展體育事務的領導人物,而球王李惠堂也正值黃金歲月,成了我國奪金舉足輕重的要角,其出道的南華足球會,在中華民國足球隊雄霸遠運會影響很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