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闖進世界盃舞台,但實力變強其實是這11年來的革新,2011年威爾斯世界排名來到歷史最低的117名,如今11年過去了排名來到18名,還闖進64年來的世界盃舞台。
2011年威爾斯世界排名來到了117名,當時全歐洲只有5個國家排名比他們低,就在整個國家陷入足球低潮下,威爾斯開始進行改革,其一是組建球隊的深度,許多年輕球員還沒在俱樂部站穩腳步,國家隊就願意徵召,現在21歲的安帕杜(Ethan Ampadu)近幾年都只是租借出去的球員,但在國家隊已經出賽34場,
而像是羅登(Joe Rodon)、漢尼斯(Wayne Hennessey)在職業隊沒什麼上場機會,貝爾(Gareth Bale)在皇馬板凳坐好坐滿,但這些球員回到國家隊依然是先發要角,搭配原來在各職業一線隊的球員,聚集所有球員讓威爾斯整體的實力更加強悍。

威爾斯過去的黑歷史中,曾有一段時間在高登(Bobby Gould)帶領下,跑到開放的監獄裡去訓練,不過在少壯派主帥史匹德(Gary Speed)接手後,加強了科學化的訓練,並將球員與威爾斯工作人員的凝聚力做得更好,2016年在科曼(Chris Coleman)帶領闖進歐洲盃4強,當時所賺取的資金又投入到威爾斯足球發展上面,威爾斯現在有自己的訓練場和訓練基地。
此外場內、場外獲得認同感更是威爾斯這11年來努力的方向,主場從Principality Stadium轉到僅有一半容量的Cardiff City Stadium,球員對於國家的認同感相當強烈,如球星貝爾從來都不會缺席國際友誼賽,他與皇馬慶祝活動結束後,先去葡萄牙跟威爾斯隊友會合,在全隊一起去波蘭,他與門將漢尼斯還是高爾夫球友,全隊球員關係也非常密切。

在威爾斯排名117名的那段日子裡,球迷不可能會去支持這樣的國家隊,相較起來橄欖球才是威爾斯的國球,但這11年間的成績慢慢進步下,足球逐漸成為威爾斯最受歡迎的運動,並且常用方言威爾斯語「Cymru」來形容威爾斯男足隊,而且球迷還會穿著紅色、黃色、綠色的水桶帽,這是一個對威爾斯身份的認同。
威爾斯總教練佩吉(Robert Page)表示,我認為現在足球已經取代橄欖球成為國球,以前我長大的時候,打的都是橄欖球而不是足球,然而我覺得現在潮流已經轉變,足球已經是我們國家的第一運動。
威爾斯地下國歌Yma o H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