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年度中學五人制聯賽全國決賽中,苗栗大西國中女足睽違三年再度挺進決賽,最終拿下第八名。雖然未能取得更好的名次,但對於這支人數有限、平時練習時間受課業影響的球隊來說,能夠再次站上全國舞台,已是相當不容易的成就。
大西國中女足教練黃俊硯坦言,球隊這次在決賽前就受到不少挑戰,「從複賽到現在三個月,球員幾乎沒辦法全員到齊,因為大家都有課業壓力,有時候五個人都無法一起練習,有些人還有第九節課,加上最近感冒,真的影響不少。」
儘管訓練條件不佳,學校對於足球隊始終支持,黃俊硯回憶,三年前曾有一批球員成功闖入決賽,如今又換了一批新球員再次站上全國舞台,今年的球員人數比過去稍微齊全,原本對成績有所期待,但可惜沒能把握住機會,「我們的目標是至少搶下兩勝,因為複賽時我們是分組第四名,到了決賽,希望能和其他分組的第三、四名拚看看,畢竟分組第一、二名的實力確實有差距,但雖然比賽越打越好,關鍵的臨門一腳還是差了一點,射門機會很多,就是沒能進球。」
人數不足一直是大西國中女足的挑戰,黃俊硯指出,學校全校只有四個班、80名學生,一個年級大約只有2名女生能加入球隊,「我們的球員會選擇繼續踢球,大多是因為國小時就接觸過足球,到了國中延續這份熱愛。」
不過訓練時間的限制讓這群女孩的備戰變得困難,「學生一天有七節課,還要上輔導課,能練習的時間很有限,九年級甚至還有第九節,練完球之後還得晚自習。」即便如此,球員們仍然非常努力,「她們能來的時候就一定會來,雖然訓練時間不多,但她們真的很認真。」

黃俊硯是錦水國小的老師,這些學生從國小開始跟著他四處征戰,升上大西國中後,他也繼續帶領這批孩子追逐足球夢,他不僅帶隊參加比賽,還把比賽變成一種探索世界的機會,「我們算是偏鄉學校,透過比賽讓孩子們看看不同的地方,高雄、花蓮、台東都去過。除了比賽,也會安排一些放鬆活動,像這次來決賽,我們還去文化夜市、漁人碼頭走走,讓孩子們留下美好回憶。」
本身並非足球專業出身,卻選擇投入足球推廣,黃俊硯的原因很簡單,「五人制足球人數少,比較容易推動,教練一台車就能載出去比賽。」他表示,自己當初決定推廣足球後,就從頭開始學,「我是排球出身,但比較有身高限制,而足球沒有,孩子們的機會更多,所以我就邊學邊帶,從錦水開始,現在已經帶了21年了。」
黃俊硯也特別提到,朴子體育館對他來說是個充滿回憶的福地,「第一屆女足時,我們就在這裡拿下全國體委盃女足冠軍。」後來他到大西國中,也已經推廣了10年,談到自己為何能夠在這條路上堅持這麼久,黃俊硯笑說,自己也不知道,「默默就做下來了。」
不過努力終究沒有白費,黃俊硯當年第一屆全國冠軍隊的隊長葉惠如,就曾經回到母校擔任專任教練,後來她前往澳洲發展,另一位全國冠軍隊的隊長則接棒成為教練。此外,許多曾經被他帶過的學生,在大學、高中期間也會回來幫忙當助教,讓這份熱愛能夠持續傳承。
談到堅持推動足球的初衷,黃俊硯表示,「因為我是體育人,希望孩子至少能有一項休閒運動、有體育的發展,無論是看足球、踢足球,至少在未來能夠享受運動的樂趣。」
回顧這10年的體育環境變化,黃俊硯有些感慨,「以前帶隊時,問題是有學生但沒經費;現在經費夠了,卻是學生越來越少。」錦水國小過去有500名學生,現在只剩下160人;大西國中以前有200名學生,如今僅剩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