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甲近幾年球季,都有新的外援來到台灣球隊效力,原因指向一個,就是球員渴望想在亞協盃出賽,增加自己曝光被看見的機會,這在企甲前身的城市聯賽都是很難被看到的,如今亞足聯外援5+1政策一開,屆時可能有更多外籍球員來台詢問機會。
企甲當時航源獲得亞足聯俱樂部證照下,請來海地外援增強球隊實力,之後的球季還簽下南韓外援朱益成,都曾在亞協盃出賽過,之後企甲更多球隊順利申請俱樂部證照的情況下,越來越多外援加入到企甲的舞台,加上這幾年台灣在亞協盃都有1個小組賽名額,企甲成為一個其他國家球員的一個選擇。

就拿本季剛升上企甲的AC台北競技來看,征戰企甲第一年就補上一柳夢吾、楠山剛志、韓籍球員吳龍明等5位外籍戰力,可見要讓球隊實力提升,外籍戰力仍是各球隊建隊的一個想法;此外像是台鋼今年剛請來的韓籍沈雲燮、航源日本籍的安藤竣哉,都表示來台灣效力就是要爭取亞協盃出場的機會。
AC台北競技總教練陳信安表示:「其實現在外籍球員都有主動問台灣踢球的機會,他們都很願意來台灣踢球,有些開出的薪資也都在接受的範圍內。」
亞足聯5+1政策一開,加上台灣目前在亞協盃有1+1(1小組賽名額、1資格賽名額)的名額,對於找機會的外籍球員而言,台灣企甲也成為一個新的被看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