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華足協重新改組後已進入第四年後期了,從國民政府遷台開拓足球發展逾70年了,至今,我們的男女國家隊依然在亞洲列強競爭「門檻」之外掙扎,很多關心足運的人都質疑現有領導班子如何挽救台灣的足球運動?再問發哥也非三言兩語可說清楚,但基本方向應先認清兩大重點:「全力執行基礎紮根與實現職業化帶動國家隊的實力提升」。這方面的投資需要堅持長期規畫與努力,一定要用對人,走在對的方向用心跟進。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要向證實已成功者學習,是努力攀上成功者應該多借鏡的對象,也未必要求遠取經,再次強調今天日本足球夢想的實現,可是歷經多少歲月的規劃與努力執行而成,拿日本的足球維新成功,他們不會急功近利,改造工程啟動時,先把重點放在其國內足球體制與賽制的完善,更致力推動大規模的青少年培訓計畫,進而成功步入轟動亞洲的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經職業水準的洗禮與帶動下,自然而然促使國家隊戰力提升,成為亞洲最具與歐美強隊對抗的國家。
挽救我們的足球,直說就是要讓踢球人有前途過好生活,就得落實向下紮根(即青訓)並向上開花(實現職業化)結果,話說到這裡,圈內貴人多忘事,發哥只好老調重彈,以「引爆職業足球路」系列連載,從多方角度探究大家最感興趣的台灣足球職業化問題,究竟該如何堅實地邁出去。
大老闆未點頭職業化口號喊爽
足球職業化在台灣已喊了二三十年,尤其邁入新世紀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便喊一回,但始終未堅持用心去落實規劃並邁步執行進展,其中關鍵除了缺乏好的執行者以及務實可行的規劃能力外,很重要的是「大老闆未點頭」,所謂的大老闆指的是廣義的包含政府首長還有大企業老闆在內,否則,台灣足球職業化口號只是喊爽罷了!
過去這麼多年來,聽聞N次有心人喊要足球職業化了,卻又一次次像放羊的孩子般讓人誤以為真的也!最先吹牛皮在媒體說大話的是,要在2016年前於台中率先成立台灣第一支職業隊的台灣體大教練,如今六年過去了,半點職業足球的影子也沒影!
尤其逢全球火熱的世界盃足球年更是如此,2018年世界盃足球熱也感染在門外看熱鬧的台灣,當時回鍋再任體育署長的林德福也順應時事喊出要足球職業化,並向媒體宣布當時還是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已答應找國營企業贊助國內足球,並利用全台規畫的六個足球園區辦職業聯賽,立意良善卻想法空洞,且缺乏引導與具體的整合規劃內容,口號也隨他們人去而煙消雲散!
幾年前足協在農曆春節前夕舉行「封罈儀式」,出席的前體育署長何卓飛致詞時特別強調台灣足球必須要推動職業化,但需先仰賴足協好好規劃,並尋求各大企業資金協助之外,體育署方面也會全力支持。
當時這位前體育署長何卓飛說的很中肯,要建立職業化的足球聯賽並非一朝一夕,必須先從基層紮根,並按部就班地擬定長遠計劃,朝著這個終極目標一步步向前邁進,而不要苛求一步登天,最好先從落實國內搞起「半職業聯賽」開始,逐步邁向全職業化的足球模式前進。發哥認同這才是當前務實且絕對可行的想法。
而之前足協所設定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在2019年成立一個擁有四支球隊的職業足球聯盟,每支職業球隊都要有自己的主場、訓練基地、青訓系統等等……。但此構想也再次隨著2018年底足協改選並改組之後,主政易人而得重新再議了。
就在2018年終之際,又有人在媒體喊出2019年成立台灣職業足球聯盟,從2020年正式開踢,當時透露已有四家企業老闆點頭支持,指出是台灣鋼鐵、台中大力卜、新北航源及北市大同公司,球員起薪設定在月薪六萬元。對於這訊息足球人當然樂觀其成,且也是心存半信半疑不會抱持太樂觀。後來在2021年底,國內社甲組最老字號的大同公司隊,由於公司營運問題,宣告不再組訓球隊,從此大同隊名走入歷史了。
事實上在2011年還是上上任足協理事長盧崑山任內,國際足球總會(FIFA)即曾派出顧問團隊來台展開「足球管理計畫」,其中主要課題也包括協助及早建構職業足球聯賽,希望替我們把脈,並為催生台灣職業足球推一把。
當時FIFA的官員直指我們當務之急是找一個強而有力的秘書長,如果台灣找不到合適的人,或許FIFA可以引薦國際專業足球經理人協助我們。而事實上FIFA為開拓足球開發中國家的足球水準,提供一筆經費相當可觀的足球願景啟動工程的大金援,問題是必須先提出具體可行的規劃並切實執行的能力。
最後回歸再說台灣足球職業化之路,誠如開頭發哥直指的必須大老闆都點頭認同與支持,唯有國家政府首長能夠深刻體認到「足球才是世界的主流運動」之鐵事實,並且企業大老闆也認同足球的「運動國際評價觀念」,政府與企業大老闆都具備了這樣的思維之後,再找一個強而有力的秘書長,或者夠擔當的執行者,台灣邁出職業足球的願景才可望出頭,只有這一天到來,我們進軍世界盃會內賽的大夢,才能務實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