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強隊最多可以容納幾個前場超級巨星?從新世紀初的皇馬,再到後來的巴塞隆納之極盛期看來,再多擁有三個就到頭了。之前盛傳C羅經紀人向巴黎聖日爾曼自薦遭拒,這是意料之事,因為大廟的攻擊線已有梅西、姆巴佩及內馬爾等超巨星,再來個非上不可的C羅,陣容太恐怖卻也更煩惱了,反而對全隊成了大麻煩。
曾經皇馬的BBC(本澤馬、貝爾、C羅)與巴薩的MSN(梅西、蘇亞雷斯、內馬爾)各領風騷,但這些組合中,都有一位不事聲張,能主動為隊友鋪橋搭路,甘願為球隊付出而不是為個人踢球的團隊合作者,在皇馬是本澤馬,在巴薩是蘇亞雷斯。如此看來,似乎一隊前場擁有兩個半超巨星最恰當。
原先在大巴黎,已擁有內馬爾、姆巴佩、迪馬利亞,其前場超巨星亮度可比擬BBC與MSN,迪馬利亞可以算那「半個」,梅西一進來,頓時打破了平衡,無怪大巴黎歐冠不進反退。
現在迪馬利亞走了,沒了那「半個」,如果C羅再加盟,一下前場三個超大咖,豈不真成了三個和尚挑水反而沒得喝了?
這種情況下,大巴黎已經很像是新世紀之初皇馬的「銀河戰艦」政策:太多的巨星,導致球隊無法正常運轉。
最初,皇馬的巨星政策對競技是有積極作用的。昔日超巨星菲戈、席丹的加盟,極大增強了皇馬大場面的決定性能力,2001-02賽季歐冠決賽,席丹那恆古超然一射,就是巨星政策最好的回報。

不過之後,皇馬前場巨星塞得越來越多。開始擠不下了,羅納度、貝克漢、歐文的加盟,使得皇馬越來越畸形。一方面,大量的薪資投在這些進攻巨星身上,防守球員與二線替補嚴重不足。以至於為了容納攻擊巨星,不惜放棄唯一的中場防守支柱馬克萊萊,不漲薪任由法國後腰出逃。
另一方面,巨星們如何相處管理已成大問題,比如貝克漢沒法踢熟悉的右翼,只好踢後腰。最初皇馬還靠老帥博斯克八面玲瓏,把巨星們一個個安撫服帖,但到了「銀河一代」後期,巴西幫佔據半壁江山,與隊中西班牙人開始摩擦,巴西人與西班牙人變成尖銳對立,銀河一代解體不可避免。
大巴黎也一樣,本來內馬爾、姆巴佩、迪馬利亞已經佔據前場,又塞進個非上不可的梅西,巨星都懶得防守,大巴黎頭重腳輕至極。
當2021年大巴黎網羅梅西後,結構上,前場極為臃腫,而梅西又非上不可,無論是出於政治目的還是贊助壓力,都必須最大限度讓梅西曝光,不論如何都要上,這就使得大巴黎已經徹底無法進行正常的競技運作。
反倒是20年前首推銀河巨星政策的皇馬,如今反其道行之,先是卡馬溫加,如今又是楚阿梅尼,反而開始囤積「黑又硬」來。20年前這些黑又硬是皇馬根本不考慮的,而大巴黎對這些法甲璞玉,本來是最有優勢拿下。
當年卡達資本入主巴黎後,在持續不斷的燒錢下,非名帥巨星不要,將大巴黎從法甲地區小霸,抬升為歐陸頂流豪門。然而,現實面卻是前場巨星人都站不下了,試想一下,球到了前場,機會都不錯,那一腳給誰射門?如此甜蜜的煩惱,反而會變成了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