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蘭德無緣世界盃舞台 挪威與曼城境界大不同

挪威神鋒哈蘭德(Haaland)近年在英超及歐冠踢得風風火火,可惜他卻是少數幾個頂尖攻擊手中,無緣出席年底卡達世界盃的焦點球星。因為他所屬的挪威國家隊,也難以靠他個人的強大攻擊威力,達成前進本屆世界盃32強會內賽。

十月初挪威隊在經歷了歐洲國家聯賽的兩連敗後,暫時列在歐國聯B級D組的第二名。1比2遭斯洛維尼亞逆轉,0比2輸給塞爾維亞,挪威隊在擁有哈蘭德這樣一位高效射手的情況下,仍然進攻乏力、防守出現漏洞。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在哈蘭德聲名鵲起後,不論是在之前的德甲多特蒙德還是現在英超的曼城隊,他都是進球的保證。落位陣地戰時,多數時間他只需要在禁區內完成最後一擊。根據whoscored數據顯示,哈蘭德在本賽季的英超每場比賽的盤帶次數為0.6次,關鍵傳球為0.4次,射門為3.9腳。這樣看似不足為奇的資料背後是8場14球3助攻的恐怖效率。相比之下,在歐國聯中為挪威隊出戰的哈蘭德平均每場有0.7次的盤帶和0.5次的關鍵傳球,反而是射門數據降低至每場3.2腳。

從這不難看出,哈蘭德在挪威隊的進攻中需要扮演更多的角色,或者是回撤接應,或者是與後衛對抗。這期間哈蘭德會消耗更多的體力,從而降低了他在門前的威脅。有趣的是,哈蘭德來到曼城後嚴謹地貫徹了瓜迪奧拉的戰術意圖,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他作為防守的第一線高壓逼搶,這在其國家隊中發揮了作用。

在面對斯洛維尼亞的比賽中,挪威隊陣地進攻乏力,反倒是依靠前場的逼搶覓得良機,哈蘭德一蹴而就。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讓哈蘭德越是直接面對對方的防線,越是接近球門,他所展現的威力也越強大。

戰術地位的背後是教練的戰術意圖和隊友的支持。在挪威國家隊,球員的集訓時間不長,且沒有國家隊大賽的壓力,教練並沒有準備和佈置特別鮮明的戰術。歐國聯那兩場挪威隊都擺出的是4-3-3和4-1-4-1的偏進攻陣型,站在哈蘭德兩邊的是艾爾尤努西(Eryounoussi)和索爾洛特(Sollot)。值得一提的是索爾洛特,他在皇家社會一直是作為中鋒的角色,與哈蘭德發揮類似的作用。回到國家隊,兩位前鋒扮演的角色類似,功能相似,形成了不必要的重疊。

有明顯區別的是哈蘭德得到的中場支持,相比進攻創造力、防守執行力十足的曼城中場,挪威隊的中場支持仿佛只有厄德高在苦苦支持。當面對強大的對手時,挪威隊的中場三人在攻防轉換中難以抗衡,跑動覆蓋能力不足讓他們被塞爾維亞輕鬆地打穿了後防。在注重成績的國際賽場,挪威主帥更多時候會把重心放在防守上,哈蘭德看起來的那種孤立無援也就不難理解了。

雖然哈蘭德是一名好勝心強,渴望上進的球員,但是足球這項團隊運動的本質給他帶來了局限性。這三十年挪威隊只參加了三屆世界大賽,上一次還是2000年的歐錦賽。長期缺乏與強大對手的正面對抗,讓挪威國家隊看起來很難有成為強隊甚至黑馬的氣質。

哈蘭德職足生涯從薩爾茨堡到多特蒙德再到曼城,在聯賽中一直以強者自居,他需要更多逆境的磨煉。挪威隊自世紀初沒有踢出成績後,逐漸從國際上銷聲匿跡。這其中有對手實力強大的原因,但也有球員們或許有所怠惰,不適應以弱者自居的姿態的原因。

如今哈蘭德在國家隊遭遇的困境,與國家隊實力、戰術打法、球隊支援和自身特點等原因相關連。但反過來,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位天賦異稟的奇才,才讓人們對他所陷入囹圄無比惋惜,也對挪威足球有所憧憬。好在哈蘭德今年才22歲,他仍然有無限的可能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足球輝煌,也期待他能否為挪威帶來「黃金時代」。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