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駝人球聚連署簽名 大聲為「創始鼻祖」鄭為元討公道

昔日足壇最響亮的雄師「飛駝足球回娘家」活動,2022年10月15日再次安排在台南重聚,利用這次飛駝人球聚,緬懷當年聯勤總司令鄭為元將軍的創組飛駝隊,才有時至今日讓大家仍然感恩與懷念著身為與「飛駝為榮」,因此,接任飛駝團聚新領隊的第一代元老國腳陳俊名呼籲飛駝人,利用這次球聚一起連署簽名,向中華足協討回該頒給鄭為元的那座遲來之「足球終身貢獻獎」。

2022年飛駝回娘家主題發動連署簽名為鄭為元向足協討回終身貢獻獎。(取自何長發圖庫)

1973年7月20日聯勤飛駝足球隊成軍。半世紀前,要不是鄭為元將軍認為聯勤總部為國家體育外交責無旁貸,下令創組足球隊,才有後來的飛駝足球隊駐紮在聯勤兵工廠下,從而開啟了曾連續十二年都在全國比賽奪冠的佳績,也開創我國足壇的一段輝煌史頁。

飛駝這金招牌,曾經是上世紀70年代橫跨至80年代中期之前,雄霸我國足壇最久的「常勝軍」,等同那時期中華男子足球國家隊的班底,為國出使國際賽戰績非後繼者可比擬,很遺憾隨朝代在變,昔日奪冠第一的飛駝,在邁入新世紀已消聲匿跡。

新任飛駝團聚領隊陳俊名帶頭飛駝人發動連署簽名。(何長發圖庫)

緬懷昔日風采,為維繫飛駝人情感,每年「飛駝回娘家」活動讓大家以「永遠飛駝」為榮。而發哥身為飛駝顧問,一再地呼籲飛駝人責無旁貸更該為「飛駝足球之父」也是「木蘭女足之父」鄭為元,向足協討回公道,還他一個最該頒給他的「足球終身貢獻獎」。

最不該辜負鄭為元的是中華足協,很遺憾地,因為從2017年開始,中華足協欲深化我國的足球文化,每年都刻意頒發「終身貢獻獎」,給過去對在台灣本土足球有重大貢獻的前輩,可是時至今日,依然遺忘了台灣足球起步最具代表性的大家長鄭為元?這是對「飛駝創始鼻祖」鄭為元將軍的大不敬!

飛駝人與足球前輩站在連署簽名前合影。(何長發圖庫)

各領域在頒發「終身貢獻獎」時,都有評選的程序與小組去討論定果,尤其緬懷已過世的那些對台灣本土足球有貢獻的前輩中,長期在台灣耕耘的足球人,沒有人會否認鄭為元是最具代表「台灣足球起步」的關鍵人。然而很遺憾地,過去這幾年足協不懂又不尊重專業,竟抹掉了鄭為元的歷史定位。

發哥與飛駝人及足球前輩站在飛駝回娘家和連署簽名前合影。(何長發圖庫)

當2017年足協第一次頒授「終身貢獻獎」給了五位已過世前輩時,包括:亞洲足球與中華女足之母包德明、帶領足協催生中山足球場者蔣緯國、以政府與企業之力推動足球者林挺生、傳承我國木蘭女足的薪火者顧懷祐以及耕耘足球競技與基層推廣者江洽。希望藉此頒獎,讓社會大眾瞭解我們足球發展的篳路藍縷,在這條艱困難行的道路上,有著眾多推進我國足球運動的貢獻者。

上述五位前輩都已過世,且對台灣本土足球有貢獻均值得表揚,如果那次遴選「終身貢獻獎」人選,先鎖定已過世的足球前輩的話,再怎麼離譜或健忘,任誰也不可能會把鄭為元將軍給遺忘漏掉了,隨後幾年再頒此貢獻獎時,還是未補頒發給鄭為元!發哥直問足協,有什麼理由不把此獎還給最該先拿的鄭為元呢?

新任飛駝領隊陳俊名(右)把連署簽名交給飛駝人的續任足協副事長蕭永福。(何長發圖庫)

新任飛駝團聚領隊陳俊名這次帶頭飛駝人發動連署簽名,敦請足協頒給已故鄭前理事長「足球終身貢獻獎」,並請飛駝人即現任足協副理事長蕭永福在新任期的足協會議上發聲,並傳遞鄭為元生前那份偉大而榮耀的足球功德,足為後繼領導者的典範。

飛駝新舊任領隊陳俊名(左)及林應仲致敬贊助全飛駝人新球衣的劉福財紀念旗。(何長發圖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