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與不可思議的結果共存(下)

1998年世界盃,論列強實力,該屆冠軍一致看好是衛冕而來的巴西隊,一路順風踢進了最後決賽,卻在爭霸戰役中向來厲害的羅納度等人在場上失魂了,反而踢出了法國戰神席丹,在上半場即以兩次頭球破門,為法國隊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以3比0完勝巴西,史上首次奪冠,尤其那場比數完全是跌破專家的預測。

1994年世界盃那屆更是瘋了,勝負結果屢次出乎意外,「爆冷門」戰果從分組貫穿到最後決賽,被視為賽果最一反常規的大賽,幾波爆冷風雲席捲賽場。先是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兩支非熱門隊,均成功晉級第二階段16強淘汰賽,尤其沙烏地創造當時亞洲球隊28年後再獲入圍第二階段的資格。

1994年世界盃最爆冷的,則是來自兩支東歐國家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隊,雙雙攜手闖進八強內,保加利亞更扮演「巨人殺手」,將衛冕的德國隊淘汰四強門外,保加利亞從過去未曾在會內賽獲一勝紀錄,竟一舉踢進最後四強內,創下了世界盃新傳奇。

1990年世界盃,由馬拉度納領銜衛冕而來的阿根廷隊,竟然在揭幕戰即驚爆冷門一球栽在「非洲雄師」喀麥隆腳下,尤其是喀麥隆38歲的老米拉(Roger Milla)更是搶足光采,他以替補姿態上陣卻一再改變了喀麥隆的命運,使列強羅馬尼亞和哥倫比亞均栽在其腳下,還差點令英格蘭也翻船,創下非洲球隊有史以來第一支闖進八強內的最佳紀錄。當年米拉以38歲表現入球能力,創下會內賽進球的最高齡紀錄,他個人該屆射進4球居進球榜的第三傑。

1990世界盃喀麥隆38歲的老米拉(左)大出鋒頭。(取自FIFA世足公報)

1986年世界盃被喻為馬拉度納一人的世界盃,尤其八強賽對英格蘭之戰,更是他踢出戰神的威風,先是來個「上帝之手」引起爭議的入球,但隨後以超凡的神技,表現大半場的個人突破能力,連過五人防禦網送入空門,踢進他這一生的代表傑作,最後領軍奪冠。

而在1986年世界盃裡爆出了非洲黑馬,非洲首次出現第一支闖進第二階段複賽圈的球隊,摩洛哥隊在該屆表現出色,分組預賽擊敗葡萄牙,與英格蘭和波蘭均踢平,以小組第一名晉級複賽圈,使歐洲列強再也不敢輕視非洲的實力。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時,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在開場賽即爆冷以2比1擊敗前西德隊,還贏了智利,但在歐洲國家聯手欺侮下,而未能成為非洲第一支踢進複賽圈的國家。

不過,1982年那屆冠軍會被義大利隊在睽違44年後,才成為繼巴西之後第二個三度奪得世界盃的國家,確實也是賽前未被料到的結局。主要是義大利隊在分組預賽實在踢得很笨拙,面對喀麥隆、秘魯及波蘭三場比賽均未贏,被譏笑為「像小偷般溜進複賽圈」。

然而義大利從複賽開始竟表現脫胎換骨,而神奇事蹟更發生在義大利「金童子」羅西身上,這位曾因球賽賭博案被禁賽,世界盃前才解禁即被教練貝索特獨具慧眼,重用他參賽的球員,預賽看來不起眼,進入複賽圈以後,卻在對巴西最重要一場生死戰,羅西竟大演「帽子戲法」,可以說,羅西改造了義大利的命運,也瓦解了巴西的奪標夢。羅西為義大利踢進四強內後,又包辦擊敗波蘭的兩球,接著於冠軍決賽,又是靠他率先打破前西德隊的大門,最後他以攻進6球成為該屆的「入球王」。

從1982年世界盃開始,發哥參與世足評論至今逾四十載已連續見證過十屆大賽,如今迎來連續第十一屆盛會,我要重述一次,「足球爆冷機率」是球類之冠。如果沒有爆冷門,每場比賽都是可以依正常預測的話,那就太無聊了。也正因這樣,每屆總會留下不可思議的結果,讓大家對足球是又愛又恨,卻更加著迷抓狂!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