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記31年前14屆李惠堂盃分齡賽美好回憶

1979年7月4日球王李惠堂先生去逝那年,當時中華全國足協為紀念這位一代球王對提倡青年足運的不遺餘力,決議從那一年開始把原來的全國青年盃足球賽改名為「李惠念盃」,以緬懷他對國家足運的貢獻。後來用李惠堂盃名稱辦了14屆賽會後畫下了休止符,曾經有過的全國李惠堂盃分齡足賽,讓我們足球人留下了無限美好回憶!

1973年全國各單項運動總會改制為運動協會以後,全國足協隔年即創辦了帶動國內青訓紮根發展的「全國青年盃」足球賽,在辦過五屆之後,因1979年逢球王李惠堂過世,從那一年開始這項全國青年及青少年球隊角逐的比賽正式易名為「李惠堂盃」,第一屆李惠堂盃共分青年及青少年男女組進行,當屆青少年男子組冠軍得主,是由創會逾半世紀之勁風足球俱樂部創史人謝文明老師,早年從高雄十全國小訓練上來的三民國中隊奪冠,成員包括曹益豪、柳修凱、黃鴻斌、鄭金聰、林永裕等後來的華青國家隊青年好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球王李惠堂(後右六)生前南下鼓勵高雄十全國小隊,後來這批升上三民國中奪下首屆李惠堂盃冠軍。(圖/取自發哥圖庫)

首次李惠堂盃青年男組冠軍,由第一批西湖工商球員為主的晨光隊獲得,該隊擊敗南部列強慈幼、立德、長榮及南英等隊,為北部球隊首次贏得冠軍杯,後來他們進入社會勁旅後,如已故的後衛李崇智,還有中場陳文發等人,隨後都成了聯勤飛駝隊出身的國腳。

而首屆李惠堂盃青女組冠軍盟主,由昔日永平國中出身的莊秀裡、林美珠、洪玲雪等組成的啟鵬(後來改名今日)隊獲得,而那一年的青少女組冠軍也是台北的天下,由永平及明志國中在校生組成的三重市隊掄元。

1980年第二屆李惠堂盃時,由西湖工商獲得青男組冠軍,成員大都是上屆冠軍晨光隊員,而青少男組仍是南部的天下,冠軍落在新崛起的台南佳里國中身上,那批好小子就是後來的北門班華青國腳,包括賴冠州、楊裕隆、劉佳樂、陳席儒等人。而女子組方面,青女組隊數不足未辦,青少女組冠軍落在台北市實践國中身上,成員幾乎出自博嘉國小,後來再晉升木柵的景文高中踢球。

1981年李惠堂盃時,台南慈幼高工繼之前在青年盃之後,再次在李惠堂盃青男組封王,成員如溫金賀、王敦正、劉雨正等人,後來升上社甲北銀隊都當選過國腳。

至於青少年組方面,青少男組由台南勝利國小黃奇峰等等升上來的建興國中隊奪冠。青少女組則台東原住民崛起,知本國中首次稱后全國,成員林玉琴、曾寶蓉、黃小玉等後來保送台南師專女足隊。

前面提過的我國華青「北門班」,從1982年開始雄霸全國青年足壇,這一年的李惠堂盃青男組,由台南佳里及高雄三民國中兩批青少男好手合組的北門高中隊,即以高一吃定高年級球隊,拿下了李惠堂盃冠軍;而青少男組冠軍則由長榮中學獲得。女子組方面,由實践國中升上來的景文高中稱后青女組,而嘉義太保國中首次在青少女組掄元。

李惠堂盃賽到了1983年更合併了原來的全國學童盃,擴大規模舉行並細分為男、女各11、13、15、17及19歲組共十個組別競賽。同時也成了當時每年選派學校球隊赴歐美參加國際分齡比賽的唯一根據賽會。

不過當時把各級分齡學校球隊全規畫在李惠堂盃內一塊舉行的模式,受到場地不足且宣傳困擾的情形下,在1992年辦完第14屆賽會之後,全國李惠堂盃這名稱也畫下休止符,恢復變成了全國青年盃和全國青少年盃賽,以及全國學童盃足賽的名稱繼續舉辦比賽。

1992年第14屆也是末代一屆的全國李惠堂盃分齡賽,先在宜蘭辦青年及青少年組比賽,隨後另移到彰化舉行少年各分齡賽。

由林永達(最後排左者)率領的桃源國小奪下末代李惠堂杯少女甲組冠軍(取自發哥圖庫)

末代一屆的李惠堂盃盟主,青年男女組由高雄中正高工及台北景文高中獲得冠軍;青少年男女組則由北縣明德國中及醒吾中學稱王稱后;少年男女13歲組冠車落在北縣清水國小及高縣桃源國小手中;至於少年男女11歲組冠軍則被北市立農國小包辦雙料冠軍。像醒吾可說從末代一屆李惠堂盃封后後,從此開創了長達逾三十年以上的國內女足醒吾時代,至今依然在全國女足壇屹立不搖。

而當年奪下末代一屆李惠堂盃少年女甲冠軍的高雄偏郊原住民小學桃源國小隊,在那一年裡同時也獲全國中正盃國小女組冠軍,帶隊的林永達老師從之前帶高雄鳳林國小到桃源國小,隨後轉任登發國小帶兵,一路下來都先後曾在李惠堂盃分齡賽帶隊奪冠,如今已功成身退的林永達老師對李惠堂盃賽依然懷念特別多。發哥藉當年的李惠堂盃分齡賽,喚醒大家記得這位我們體育歷史上的巨人—反共愛國的世界級球王李惠堂。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