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足之路」之3 請把企業行銷經營理念引進足球

前言:

中華足協重新改組後已進入第四年了,從國民政府遷台開拓足球發展逾70年了,至今,我們的男女國家隊依然在亞洲列強競爭「門檻」之外掙扎,很多關心足運的人都質疑現有領導班子如何挽救台灣的足球運動?再問發哥也非三言兩語可說清楚,但基本方向應先認清兩大重點:「全力執行基礎紮根與實現職業化帶動國家隊的實力提升」。這方面的投資需要堅持長期規畫與努力,一定要用對人,走在對的方向用心跟進。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要向證實已成功者學習,是努力攀上成功者應該多借鏡的對象,也未必要求遠取經,再次強調今天日本足球夢想的實現,可是歷經多少歲月的規劃與努力執行而成,拿日本的足球維新成功,他們不會急功近利,改造工程啟動時,先把重點放在其國內足球體制與賽制的完善,更致力推動大規模的青少年培訓計畫,進而成功步入轟動亞洲的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經職業水準的洗禮與帶動下,自然而然促使國家隊戰力提升,成為亞洲最具與歐美強隊對抗的國家。

挽救我們的足球,直說就是要讓踢球人有前途過好生活,就得落實向下紮根(即青訓)並向上開花(實現職業化)結果,話說到這裡,圈內貴人多忘事,發哥只好老調重彈,以「引爆職業足球路」系列連載,從多方角度探究大家最感興趣的台灣足球職業化問題,究竟該如何堅實地邁出去。

請把企業行銷經營理念引進足球

當前國內的足球運動發展如同現實環境經濟不景氣般,氣候十分低迷,挽救之道,必須改變我們當前的足球大環境,把企業行銷經營理念帶進推展衙門,以足球來養足球,最終還是得儘快走上職業足球之路,台灣的足球才可望重見光明。

足球運動推展單位的經費來源,一個是靠政府補助,這總是有限;一個是大企業靠贊助或募捐,全靠賣面子。這些錢,頂多用在辦賽會及行政開銷,不足以大刀闊斧改革。換言之,這樣的推動模式之下,過於被動而保守,只能守而不能攻,所以在先天上就限制了我們突破現狀的力量。

過去,世界上有兩種極端又成功的例子,一個是資本主義社會如美國、日本、德國等國,他們採取職業化運動,因為有錢能使鬼推磨,在職業化的系統下,人才源源不斷,運動員深知自己先努力才會有「錢」途;另一種型態則是昔日的前蘇聯、東德等共產國家,運動員生活全由國家負責,只要有努力、有成就,可以獲得終身保障,因此他們都願投身其中。

不過,如今隨著東歐等共產集團國家的瓦解,過去那一套「專制式」的養成培訓模式,已逐漸褪色,連中國大陸的足球運動發展也已邁向職業化之路,在大陸踢足球的人身價節節高,反而未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

反顧國內現行的足球發展型態,卻正好介於兩者之間,兩邊好處都沒有充分得到很好的支援。

要改變台灣現有的足球生態環境,不妨可以從幾方面來著手,首先,可以改變採取企業化經營方式,單項協會不一定要找體育科系出來的人員擔任足球行政工作,但一定要引進「懂足球」的企業界人才或具有企業理念的人才,把企業行銷經營理念帶進足球的大環境裡。

其次,要有足球養足球的觀念,單項協會應有自籌財源的能力、辦法,如果這觀念不能突破,經濟上永遠仰賴別人,球員有後顧之憂,推展成效自然就有限,如果不能突破這觀念,常會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

再者,到後來非得發展足球職業化不可,國內目前的職業運動發展,棒球、籃球、高爾夫球等運動都已踏出不錯的職業化之路,這些運動能在國際上與人爭勝,原因與他們有職業途徑吸引選手不斷努力有著莫大關係,運動邁向職業化之路,是現代體育發展中必走之途,尤其是全球最熱絡的足球運動更是如此。

早在25年前發哥執行策劃發行的「台灣足球」創刊號問世時,即在發刊詞中呼籲大家:請以運動「國際評價」來支持國內足運,全球最熱中的是足球運動,我們現在無力展現強實力,卻需要被認同與支援,而在要求政府企業救援我們的同時,我們得先有突破當今台灣足球生態大環境的推展企業行銷理念,如此搭配之下,我們的足球發展才可望帶來更寬廣的道路。

就拿2020及2021年企甲聯賽連續兩屆都被台南班底化身的台灣鋼鐵隊奪冠,據了解台鋼一個賽季投入上千萬的贊助認養球隊,台南終於突破瓶頸贏得全國甲足冠軍,可惜真正讓台鋼公司獲得正面行銷的效益十分有限,這一點,現在台鋼隊有所體悟了,今年全力拚企甲三連霸的同時,正加強在打開台鋼行銷這方面的新作法。

同樣這個問題值得搞足球人探討,也正是國內球隊要邁向足球職業化之路,必須修行的基本課程。總之,突破台灣足球生態大環境,務必請把企業行銷經營理念引進足球發展。(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