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2日,中華男足U20代表隊在烏蘭巴托東亞青運動會全勝奪金,在準備明年U20亞洲盃會外賽的道路上,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疫情下的高中生涯,歷經青年聯賽&中學聯賽影響的一代
本次入選U20代表隊的成員,大多是高三的選手,一路推算回去,他們的高中生活,剛好就落在Covid19疫情最嚴重的三年。過去不管是台灣學校校隊還是代表培訓隊,為了提升強度,球隊常會安排到海外進行移訓,或是參加邀請賽。2020-2022年期間,受到疫情影響,即使在前期台灣防疫有成的狀態下,學生聯賽照常開踢,但若只有國內的中學聯賽、體育署盃等賽事,對於正處於成長期的選手來說,能受到的刺激有限。
除了賽事強度,在賽制與要考量勝負的狀態下,過往這些舞台大多會是高二高三的主力選手為主,剛升上高一的選手,上場機會相對少很多。2020年,足協決定舉辦青年聯賽,這項賽事到第二年後,參與隊數一口氣變多,台灣國高中年代的選手,一整年會有中學聯賽、青年青少年盃、青年聯賽三項賽事,這讓選手們獲得更多的實戰經驗。
每週一次的聯賽,讓球隊可以透過週間的訓練,為選手進行調整,藉此提升競技水平。這批U20代表中,不少人剛好是有經歷過中學聯賽、青年聯賽這樣賽季的成員。和海外移訓那種短期提升狀態的方式相比,充足的聯賽經驗,比較像是漸進式的強化過程。病毒肆虐全球的處境下,國內聯賽成為年輕選手變強的催化劑。

由左至右為李柏佑、高冠宇、楊朝景、楊晨穎
擁有海外職業經歷的選手來到企甲 除了競技也帶來傳承
自2019年起,企甲陸續有像一柳夢吾、Aveska等海外豐富職業聯賽經驗的老手來台。這些選手的到來,不只會提升企甲聯賽的競技水平,也會帶來經驗技術上的傳承。
舉例來說,過去效力台中Futuro的日籍守門員東風淳,受到外國選手上場登錄的限制,賽季大都是在板凳區度過,在俱樂部與地方校隊的合作關係下,東風會去協助台中學校校隊、訓練中心的守門員練習。像是U20的先發守門員陳瑄廷,就讀黎明國中時期就有接受過東風淳、片田謙臣(前Futuro選手,現效力台北競技)、陳彥夫(現草津群馬U18守門員教練)等人的守門員訓練,加上他會北上參加守門員教練Pete的訓練,陳瑄廷在校隊訓練以外的時間,接收到很多外籍選手和教練的刺激。
特別是作為現役選手的東風淳,選手與指導者看的角度不同,能從選手的立場,給與年輕人不一樣的提醒與建議。東風淳曾提過,在13-18歲這個年齡,台灣其實有許多速度、爆發力、身材、反應都很不錯的選手,以守門員而言,只要能給他們更扎實、更有系統的守門訓練,一定可以成為更好的選手。

隨著來台的外國選手水平越來越高,如果有更多像東風淳與陳瑄廷的「相遇」,不一定要去國外,在台灣也能獲得來自海外的刺激與養分。
在疫情告一段落的現在,代表過去育成計畫的U20世代,他們的世界挑戰之旅,正準備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