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男足身材普遍變高 這3大原因扭轉一切

近幾年台灣足球基層球員有個很特別的現象,高中男足球員身高175公分以上相當常見,甚至有些球隊還有180公分以上的球員,以前基層足球員要175公分球員根本是奢望,要到180簡直是夢想,談起身材那麼大的轉變,許多教練認為訓練方式改變、球員營養變好、俱樂部的林立是重要關鍵。

台灣足球雖然在世界水準不是頂尖,但近幾年年輕教練願意接受新觀念,拋棄整天操體能等土法煉鋼的方法,把訓練方式改變為科學化,其中惠文高中總教練葉獻中就表示:「孩子9歲神經系統開始成長,那時開始培養動作和協調性,對球員的身材發展是有益處的,等到12、13歲停滯期再發展,基本上就有些來不及。」

高中球員身材普遍高,一支球隊有2名180以上並不少見。(圖:張克銘攝)

花蓮高中總教練梁汝農也提到,現在球隊訓練跟以前不一樣,加上我們也有嚴格執行生活作息,如球員10點半要就寢,球員在飲食上也吃得也比較好。新北高中教練陳彥叡則說,雖然無法盯著球員飲食,但都會傳授要多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加上球員都有高蛋白補充的概念,而少子化、家長照顧自己的兒子都會願意花錢,讓現在球員普遍身材變好。

俱樂部林立也是造就此情況的產生,部分球員並未過早進入校隊訓練,如新北高中陳冠霖國小是踢巴瑟俱樂部,惠文高中楊朝景國小是念烏日的九德國小,都並非是國小足球名校,有了俱樂部提供的人才,在球隊選材上不會陷入單一。花蓮高農總教練李文財則說:「球員身高變高近幾年觀察下來確實有此情形,幾乎每一隊都會有,像我們花蓮10年前還有優勢,但花蓮大多還是走校隊模式,人口數本來就少的情況,像台中、台北人口數多,身材好的球員自然比較容易找到。」

此外先前來自日本的黑田和生教練,當時大推菁英訓練,全省走透透的情況下,培育了不少苗子,葉獻中也說,要做的事情還是很多,要持續培育基層的選手,讓他們對足球產生興趣,這一定要持續下去,才可以有更多小朋友願意參與足球項目。

如何持續培育球員,是整體足球環境需要思考的議題。(圖:張克銘攝)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