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運女足兩場比較 看陳曉明的帶兵及用兵思維

中華亞運女足隊面對實力好過印度的泰國女足,明顯整體表現好過首戰印度之役,其中最大關鍵在主帥陳曉明先發調換了四名戰將,尤其場上隊長改用賴麗琴取代原先的王湘惠,這一步好棋更凸顯了中華女足邁出晉級成功的一步。

面對老對手泰國,陳曉明先發換掉首場先發的王湘惠、詹筆涵、陳燕萍及丁旗,改調用賴麗琴、許翊筠、林欣卉及蘇育萱四人主踢。而這四人在首戰印度之役,陳曉明都是在下半場以後才調派以替補身份上場,並且都取得及時的效用,落後一球下,正是靠賴麗琴及蘇育萱在比賽後段的及時雨發揮,連進兩球才逆轉擊敗印度女足。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論中、泰女足亞運爭小組第一之役,我們在上半場掌控球權加上逼壓防守,做得很有效用,也掌握了上半場的攻擊優勢,雖然只憑一次自由球攻擊,間接造成了泰國防守時失誤,自己把球誤踢進死角,奉送我們全場寶貴的一個勝球,但不可否認我們在上半場的表現確實不錯。

不過,比賽進入下半場後段,我們明顯體能上不如泰國好,場上局勢變為泰國在主導著,還好有個好門神蔡明容守得相當好,門前雖幾度險象環生,才不致於丟球。

難怪陳曉明教練直誇蔡明容是他帶過的最好女足門將之一,並希望她可以一直踢到踢不動為止。雖然蔡明容也已34歲了,但足球場上一般來說,守門員的比賽壽命都比較長,這個歲數,只要蔡明容保持熱愛踢球的心態,並且自我要求夠,依然會是場上最後一道防線的把關門神。

看了中華女足在亞運的兩場表現,發哥特別要稱許對泰國之戰的場上隊長賴麗琴,雖然已35歲了,但她在場上勤於多跑一步,積極帶起整體的攻與守的配合,這點,明眼人看了便發現賴麗琴比首戰場上隊長王湘惠,角色扮演得更稱職,表現也更好。

今年二月中華女足挑戰世界盃附加賽失利後,賴麗琴休戰了一陣子而缺席四月的奧運女足第一輪資格賽,直到這次亞運前才重返國家隊,她心態很成熟「再參加就是一個責任,希望自己能夠平常心做好。」

相對地比賴麗琴大一歲,全隊最年長36歲的王湘惠,踢國際賽場上是現實的,首役她擔任場上隊長,對印度的唯一丟球,明顯地她的速度,反應都慢半拍,印度球員在球門右側迎上搶點時,她慢了半拍無力跟上防阻,留下落在對方身後看著球被人踢進網的畫面。

對於中華女足兩位攻擊新銳蘇育萱和林欣卉,由於旅外中甲女聯賽踢球,無法與本隊一塊長時間搭配練球,教練陳曉明很謹慎調配,首場只讓她倆到下半場以後才入替比賽,藉實戰觀察她倆的狀況後,才放心在對泰國之役直接讓她倆由替補變先發主力,相信陳曉明很明白,如果來日方長,未來的大比賽還是要靠蘇育萱和林欣卉等年輕一代擔綱,尤其是四年後的女足世界盃,真的要提早換血,徹底讓改造中華女足新希望。

陳曉明逐漸在調整中華女足隊的打法。(圖:彭善豪攝)

對於這位香港來的足球少壯派主帥陳曉明,發哥非常認同他說過的一個論點,即「防守將會是決定女足杭州亞運能走多遠的關鍵。」另一正確的觀點是「在現在的足球裡,後場的工作不只是防守,而是整支球隊建立進攻的基礎。」陳曉明接掌中華女足隊後,一再灌輸球員這樣的觀念。

如果說這些年來國際足球打法有何新氣象?相信足球人都感受到了開球門球時,不再是傳統上一味地開大腳出去,男足也好,女足也開始改變了。

基於這樣的改變,陳曉明接受勁球網專訪時表示,「中華隊也需要建立從後衛去組織,若是在可以持球的狀態下,一步步往前去找尋對手的空隙。這個做法好處就是,球不會那麼容易掉,畢竟球在自己腳下也是防守的一種。以前中華女足的控球率比較低,如果我們可以透過持球傳導,球員之間的距離也會比較近,失球時也可以有原地防守反搶的機會。如果一下子就把球傳到前場,這樣前鋒線、後防線與中場的距離就會變大,其實危險會變得更多。」

一個好的教練,也必須具備好的心態,陳曉明在小組第一晉級亞運八強後,看看他在FB的感言:「謝謝溫州讓我們可以二連勝小組首名晉級八強。對泰國一場看似以烏龍球帶點幸運小勝的球賽,背後每個球員都有她們的經歷和付出,我們值得享受這勝利!」

陳曉明的成熟思維隱約在FB裡可觀察,之前我們女足拚世界盃資格失敗後,他曾寫下:「我們最少要相信,每一次的挫折,也可能是上天為你帶來下一次的機遇,日後還有更多的比賽,就算自己成就不了,也希望未來的孩子們能夠走下去。足球的成功,不能單靠一小撮人。現時更需要的,是各持分者願以更大的熱誠及投入去建構整件事。只要大家一齊前行,我看到中華女足仍有很大的潛力和無限的可能。」

從小處不難感受這位香港教練的謙恭不傲。發哥且祝福中華女足在他帶領下展現實質的進步。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