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長濱鄉,不管是從花蓮還是台東過去,都是條不近的路程,採訪這天,我們從台東市區開了85公里、欣賞沿途海天一線的風景,花了近2小時終於到了寧埔國小,寧埔國小足球隊教練蕭再發看到我們時直言,「辛苦了,真的辛苦了。」
其實真要說辛苦,我們遠遠不及已經在這裡「常駐」超過20年的蕭再發,從當初還沒有玉長公路時,就以公費生之姿來到這裡,並在適應過後融入當地,更創立了足球隊,以「門外漢」的角色,原本只是希望孩子們看看外面的世界,沒想到卻帶隊打出不少好成績。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回憶起自己剛到長濱,蕭再發坦言,處處都是長年在都市的他無法適應的地方,騎車要請同事打油、採買東西要以一週一單位、附近什麼都沒有等等,「第一年真的有想要離開,但因為在這裡什麼沒有、時間最多,慢慢調整下,我也開始適應了。」
也因為親身體會過交通的不方便,蕭再發更能理解長濱的孩子,要出去一趟的不容易,尤其在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高達80%都是單親或隔代教養後,「我一直很希望有機會能帶孩子出去,但經費卻不是很夠,所以後來就想著可以藉由比賽的方式,讓他們也有體驗外面世界的機會。」
會選擇足球,蕭再發笑說也是「湊巧」,當時台東縣要舉辦足球比賽,校長希望他帶孩子出去玩玩,但因為他也不是本科生、不知道怎麼踢球,最後當然是慘輸回來,沒想到這時反而是小朋友過不去,拉著蕭再發問,「老師,為什麼我們不練習?」
小朋友很希望下次出去能贏回來,很希望自己變強,「也是小朋友這樣的心態,促使老師被逼著去找資料,我當時拜訪了很多足球教練,帶小朋友一起去,而小朋友也很積極,主動想要變厲害,我們第二次再去比賽,成績就有比第一次好了,慢慢也累積我們的訓練模式。」
不過草創初期總是辛苦的,蕭再發笑說,當時因為經費不足,能省則省,球衣、球鞋都有不同的「省法」。
寧埔足球隊的成立,不只讓孩子們學習新的運動項目,也解決了學生「沒有努力動機」的一大問題,蕭再發表示,在偏鄉因為家長外出工作,家庭方面的功能有時需靠學校彌補,「功課有沒有寫,對小朋友來說沒有太大差別。」
「我們找不到動機督促孩子寫功課,但有了足球隊,一切就不一樣了。」,蕭再發說,「我們規定只有寫完功課才能練球,他自己就會主動把該完成的事情完成,我們發現這樣的搭配還不錯,一方面可以讓他學到該學的東西,一方面他該做的事又有做好。」
在擔任教練之前,蕭再發自己還是一名老師,因此他也希望孩子在足球學到的東西,能回饋到課業上,比如說在球場上,球還沒出界就要追到最後一刻,這樣「不放棄的精神」,放到數學上就是時間還沒結束,你還可以再多多嘗試,「在功課上有體育精神,這是我們想要看見的。」
採訪這天正是足球隊的冬令營,蕭再發在接受我們採訪的同時,孩子們剛剛練完一個小時的課表,回到教室休息的空檔,也順便完成寒假作業,休息完後,小朋友們將再出來訓練,蕭再發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足球隊的成立,為孩子帶來了正向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