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台鋼足球隊在12月3日提前兩輪強勢達成「四連霸」之後,2023年全國企業甲級足球聯賽的年終高潮也因此宣告提早結束了,這項已創立邁入40年的全國男足頂級聯賽,發哥期待再看到整個聯賽體制實質的提升,欲突破當前的發展瓶頸,我們可以先思考規畫更高層級的「社會超級聯賽」的落實,以取代現行社會與大專球隊混合參賽的競爭模式。
眼前要求國內足球實現職業化,各方條件都還難以到位的困境下,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先從如何改善目前全國一級聯賽的實質提升,其難度畢竟相較要求足球職業化一步到位,確實比較有其可行性。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目前我們稱的企業甲級足球聯賽(官方英文Taiwan Football Premier League,縮寫為TFPL)是國內男足最高層級的聯賽,就現有的組隊條件而言,說好聽點勉強稱之為屬於半職業聯賽而已,離職業聯賽還差得遠。
今年正逢中華民國足球協會改制(之前為足球委員會)後的50週年,而論及甲組足球聯賽在寶島台灣創立,始於1982年年底,至今也有40年的賽史。
運動聯賽制度來自歐美足球開發較早的國家,後來全球各地國家普遍認同採行,而我們之前還礙於觀念一時難以接受,曾在國內喊了10年,直到1982年華視總經理吳寶華接掌中華足協理事長後不久,終於決定在台灣創辦聯賽,從此台灣的足球運動邁入另一個新的里程碑。
70年代以後,寶島台灣不能再靠香港華人代表參加國際賽以後,本土足球一切得重新開頭,自力更生,一些國際足壇人士如德國教練克勞斯威廉、瑞典國際球星諾威斯特等人,在來台期間均曾強調過,要想達到世界水準的地步,必須先建立良好的比賽制度,聯賽才是正統的比賽方式。
一個正規的足球賽季裡,至少有長達八、九個月的比賽期,以聯賽為主軸,盃賽為輔,在聯賽制度下,球隊每周全力備戰一場聯賽,而盃賽則穿插在聯賽的空檔進行,周而復始,這是歐美行之全球公認最理想的賽制。
足球實施聯賽制度以後,被視為台灣足球發展的新起點,眾所認同,這的確是一種好的比賽制度,能促使足運步上軌道,當時對其他單項運動競賽,也是值得效法的一種可行賽制,因此,棒球、籃球、排球也由教育部策動聯賽制度,這一切均證實40年前足協創辦聯賽制度是正確的選擇。
首屆全國甲組足球聯賽從1982年12月26日正式開鑼以來,期間在2007年被當時的足協主事者改稱之為「全國城市足球聯賽」,到了2017年至今,這項全國男足最高層級聯賽另改名為「台灣企業甲級足球聯賽」。不管聯賽名稱如何改來改去,它始終改變不了這是「全國甲組足球聯賽」的完整歷史。
如今,全國甲組足球聯賽實施40年過去了,我們的足球水準確實跟著在進步,只是成長的幅度相較其他亞洲國家,我們似乎進展的腳步又不如人家,這關鍵因素乃在我們的甲組聯賽仍止於半職業性質,無法落實真正的職業聯賽腳步。
只要有健全的職業化發展,軟硬體設備的完善,青訓的配套養成,都是必備的基本條件,自然會帶動了國家整體足球的進步。
檢視當前我們參與全國社會甲組和乙組聯賽的14支球隊,大專院校為主體的球隊占了三分之一強,其他多數球隊也都屬業餘性質的俱樂部,多數球員平時為生活都得兼職工作,只有幾支條件較好的如台鋼獲企業贊助,台電是公家機關長期養成照顧,這幾支目前國內踢球條件最好的企甲球隊,每年純用在球隊養成的經費運作上約三千萬元左右。
然而說實在話,我們真要步上足球職業化之路,必須先從現有最高的三千萬元,再加一倍投資下去,這還只是相當「寒酸」的投資職業足球等級而已,要跟隨人家邁入職業足球的規模,少說至少得有上億元的挹注不可為。
面對現實狀況,眼前職業化還難以一步登天,就在邁入全職化之前,不妨思考規畫「社會超級聯賽」的新模式,先落實四級聯賽的健全組建比賽制度,應該讓社會聯賽與大專聯賽球隊獨立發展,環視足球先進國家的社會聯賽,並不會有社會與大專球隊混合踢聯賽的情形,這種現象往往只有在像我們這樣的足球待開發國家中才出現。
我們有必要督促各級球隊的正常發展,今後應該朝真正落實社會與大專聯賽的獨立運作,所以藉「社會超級聯賽」的誕生,讓現有男、女甲組聯賽水準再提升,這才是符合足球先進國家的聯賽發展正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