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華足協重新改組後已進入第四年了,從國民政府遷台開拓足球發展逾70年了,至今,我們的男女國家隊依然在亞洲列強競爭「門檻」之外掙扎,很多關心足運的人都質疑現有領導班子如何挽救台灣的足球運動?再問發哥也非三言兩語可說清楚,但基本方向應先認清兩大重點:「全力執行基礎紮根與實現職業化帶動國家隊的實力提升」。這方面的投資需要堅持長期規畫與努力,一定要用對人,走在對的方向用心跟進。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要向證實已成功者學習,是努力攀上成功者應該多借鏡的對象,也未必要求遠取經,再次強調今天日本足球夢想的實現,可是歷經多少歲月的規劃與努力執行而成,拿日本的足球維新成功,他們不會急功近利,改造工程啟動時,先把重點放在其國內足球體制與賽制的完善,更致力推動大規模的青少年培訓計畫,進而成功步入轟動亞洲的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經職業水準的洗禮與帶動下,自然而然促使國家隊戰力提升,成為亞洲最具與歐美強隊對抗的國家。
挽救我們的足球,直說就是要讓踢球人有前途過好生活,就得落實向下紮根(即青訓)並向上開花(實現職業化)結果,話說到這裡,圈內貴人多忘事,發哥只好老調重彈,以「引爆職業足球路」系列連載,從多方角度探究大家最感興趣的台灣足球職業化問題,究竟該如何堅實地邁出去。
要懂得台灣足球市場開發
在台灣的經濟實力看似不錯,唯這些年來有經濟不景氣現象,而台灣的足球市場則一直乏人開發,要想走向職業化之路還有相當的難度,眼前,必須先找出過度期的「踏板」再談未來。
過去曾有好長的一段歲月,台灣的足球養成體系,女足完全是靠學校單位培訓,球員走出校園,沒有企業社會接班培訓,大部分都早早退出足壇,民國70年曾有過的唯一企業支持來來公司女足隊解散,就此女足即無人問津,當年的唯一生路足球圈人士自己搞砸令人遺憾!還好今天女足靠教育部體育署主導大力撐腰,每年木蘭聯賽每隊贊助三百萬元,相對要求各隊所屬縣市政府或找贊助也提撥同等經費支援,讓女足還有點生機。
而台灣男足的社會發展型態,過去這麼多年來長期投資養成的社會球隊,嚴格說來只有兩家公民營機構台電和大同公司養成,由公司長年編列預算支付球隊及球員薪水,公司球隊平時得上班,比賽季節特別撥出一段練球和比賽時間,踢球待遇,一般能月領六萬元已不錯了,這就是之前台灣的甲組踢球環境。
近幾年男足有點變化了,雖然新增了航源及台鋼企業認養了男足隊,但很遺憾最老牌的民間企業大同公司卻撒手不組隊了,至今,男足球員唯一的踢球「長期飯票」就剩公家的台電隊。
有關足球職業化與贊助主題上,一般說來,大城市的強隊容易獲得贊助,中小城市就差一些,總之,贊助的條件是相當苛刻的。一支球隊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和形象,接受贊助也是有條件的,不是任何贊助都能接受的。
在對岸的中國大陸方面,已步入職業足球之路,基本上,早期大陸的甲組球隊是以「政企結合」的形式為主,即以各地區的足協(或政府機構)和地方企業相結合的形式,其所有均以國有制為主,這種的最大特點是贊助者參與球隊的管理,不同於歐洲標準的俱樂部形式。
不過最近幾年來已向歐洲職業模式漸接軌了。儘管對於贊助者是否參與對球隊的管理,在大陸各界有不同的看法,但隨著大陸足球職業化的日趨成熟,應當明確的理清,贊助就是贊助,這不是球隊的唯一主宰者,對贊助者應劃分出他們的權利和義務,這樣做更有助於他們的參與。
要懂得足球市場的開發
在足球尋求突破改革的同時,必須努力開發足球大市場,像在中國大陸有十三億人關心足球的大市場,自然對中外企業家和有志足球生意的人具有吸引力。而在台灣的足球市場還未露出曙光之前,想吸引企業廠商肯投注在台灣的足球運動方面,目前還很難。
如何把觀眾吸引到賽場看球?如何創造足球熱度?又如何造成高賺錢的票房價值?
歐洲足球強國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想使賽場熱絡起來,每年各支球隊都要有新面孔,都要引進高水準、高層次的球星,以組成最佳陣容;比賽不僅要精采,而且要有欣賞水準,再者,強隊的比賽更吸引人。目前台灣觀看足球的球迷並不是沒有,但國內水準他們看不在眼裡,如有衛星電視上那種歐美高水準的球賽,國內的球迷還是大有人在,因此,刺激台灣足球運動,請一些高水準的球星來活躍我們的足球市場,是非常必要的。
足球的突破改革與足球市場的開發,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在某種意義上講,足球改革的好壞,首先要受到足球市場的檢驗,要得到球迷的認同。
為了開發台灣的足球市場,建立足球經濟體系還應建立在足球領導單位的職業足球機構上,相關的配合必須建立足球立法機構、建立有特色的球迷組識、建立為足球比賽的服務機構和專門發售足球彩券的機構等。
開發足球市場不只是足球部門的工作,也需要社會各界的配合、支持和諒解。希望真的有朝一日台灣的足球運動能在世界也佔有一席之地,所有關心未來台灣足球運動的人們,都在等待著這一天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