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屆遠運會完美九連霸記實

民國時期的中華民國男足隊創下昔日遠東運動會「九連冠」佳績,這紀錄確實難能可貴,能夠在一特定的賽會上,連續九屆獨占鰲頭奪冠,這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紀錄。遠東運動會,前後也只有十屆,李惠堂是在民國十二年五月在日本大阪第六屆首次參賽,接續七、九、十,共計四屆足球冠軍,從1915至1934年那19年期間我們連獲九屆遠運會足球冠軍,紀錄傲世全亞洲。本篇且來詳述最後一屆遠運會中華國腳實現「九連霸」的傲人表現。

民國廿三年五月十二日,於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舉行第十屆遠東運動會,那一屆運動會有荷屬東印度(即現在的印尼)為新加入,未開賽前,我代表隊就抱著不敢小覷荷屬東印度的態度。五月十二日首戰強悍的地主菲律賓,在出發前中華隊經過在香港舉行的中華代表隊的選拔,選出國腳計有門將兩位黃紀良(南華)、徐亨(華東),後衛李甯是來自華東隊、李天生、劉茂都是香港南華隊,中場陳振祥為華東隊、其餘李國威、何佐賢、黃美順、梁榮照均為南華隊,前鋒有六人由東華隊出線的是陳家球,選拔自南華隊的曹桂成、譚江柏、馮景祥、李惠堂、葉北華、鄭季良。當時擔任隊長的李惠堂,在賽前記者會上表示,本屆中華隊陣容是歷屆以來最強的。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五月十二日,中華隊首戰菲律賓,菲律賓國家足球隊實力並不差,又有主場優勢,其中門將人高馬大身手驕健,上半場踢來,中華隊屢屢叩關,包括譚江柏的頭槌,李惠堂的勁射,葉北華的冷箭,就是攻不下來,均遭菲律賓門將以不凡的身手將球擋下,拚鬥多時,上半場雙方均繳白卷。下半場開賽,由中華隊發球,李惠堂輕撥球給左翼的葉北華,葉北華接球直衝左翼底線,一個急停煞車,突然吊中,中間向前衝的現在香港老牌藝人譚永麟的爸爸譚江柏,躍起用頭槌將球頂進,這快速的進攻,就在下半場才開賽三分鐘便首開紀錄。

這一球除展現葉北華與「銅頭」譚江柏的默契外,還有李惠堂在開球後,個人直奔右側底線,這誘敵之計,十分成功,讓葉、譚兩人突圍成功;其實這是中場休息時間,大家想出來的進攻方法。不過,中華隊並沒有能高興多久,接下來菲律賓利用一個角球攻擊也進球,還好執法的助理裁判,指足球在空中已先出界,是故進球無效,菲律賓球員及教練等群起抗議,仍無法改變執法的助理裁判、裁判之判決。

接下來何佐賢入替傷兵李國威,卅分鐘後,李惠堂於中場附近,得隊友傳球,才一轉身,見對手上來三人,李惠堂於十八碼處使出獨門絕活,臥倒抽腳勁射,只見皮球從兩位防守球員中間竄了出去,緊跟在其後的另一位防守球員,出腳一擋,就是那麼湊巧,菲律賓防守球員大腳一揮,並未踢的切實,卻是改變方向,球兒轉了個彎,入了門內的網,就這樣2比0領先了菲律賓,又踢了一會,才入替的何佐賢受傷,換陳振祥入場,在例行的九十分鐘賽完,加上傷停時間,結束後,現場一萬八千名觀眾見證下,中華隊以2比0旗開得勝。

接著休兵一天,五月十四日出戰首次參賽的荷屬東印度(印尼);對於荷屬東印度的實力,一直有撲朔迷離的感覺,果然五月十三日,日本對荷屬東印度,日本以1比7,遭荷屬東印度狂掃,以懸殊比數被打得潰不成軍。看得讓人驚心的比賽結果,中華對五月十四日戰來,可是戰戰兢兢,深怕重蹈日本隊之覆轍。還好,日本與荷屬東印度的比賽,中華隊的教練與全體隊員,整場比賽有認真的看。對東南亞各國足球,有深入瞭解的李惠堂,覺得該國的足球水準,較菲律賓、越南的西貢等,都來得高,他們有細膩如蘇格蘭的踢球風格,重視三角短傳,尤其是他們走位快攻,腳法踢來俐落,不似英格蘭長傳急攻。而荷蘭東印度中,有五位華裔,個個踢起球來,如拚命三郎;分別是右後衛陳振發、左後衛譚超雄、右翼張克武、中鋒曾興基、前鋒張顯元。

上半場兩隊踢來中規中矩,都在試探對方的回防速度,雙方都沒有進球,彼此各有一次極刑罰球十二碼,荷屬東印度的曾興基,與李惠堂操刀,均躍門而過,相互禮讓。下半場開賽僅七分鐘,前鋒曹桂成,單槍匹馬連闖三關,最後在門前與對手門將相對,曹桂成畢竟經驗老道,挑門入網,1比0領先;接著李惠堂接應譚江柏妙傳,李惠堂在對手盯人下,使出臥射絕技,再入一球,終場就以2比0過了這一關。

最後一戰於五月廿日,與日本爭冠。中日兩軍對仗,在上一屆爭冠亞軍時,就踢成3比3平手。照理日本隊實力是強勁的,可是在五月十三日,日本慘遭荷屬東印度踢暴,日本以1比7輸得十分難看,中華隊由李惠堂領軍下,多少有一點可輕騎過關自大的感覺。這一仗,日本排出的陣容為,門將熊井俊一,後衛堀江忠男、後藤韌雄,中場右近德太郎、立原元夫、三崎四郎,前鋒堺井秀雄、野澤晁、川本泰三、名取武、大古一二。

中華隊也以相同陣式來應付,門將黃紀良,後衛李天生、劉茂,中場梁榮照、黃美順、李國威,前鋒曹桂成、譚江柏、馮景祥、李惠堂、鄭季良。開賽五分鐘,梁榮照高吊球入日本禁區,譚江柏趕上頭錘建功,率先破網1比0。

沒多久,李惠堂單槍匹馬,以細膩腳法連闖數關入日本禁區,後衛堀江忠男眼看不行,趕緊以犯規來阻擋,裁判明察秋毫罰十二碼極刑,李惠堂原想用技巧騙過守門員,卻是被日本門將抱個正著,很可惜罰球沒進。又一會兒,譚江柏接球,直衝日本大門,日本隊上來三人圍堵,這時譚江聽到李惠堂在後面發聲,也不回頭,照著聲音方向,將皮球撥去,李惠堂疾疾趕上,重重一大腳,只見皮球滾入日本球門內,上半場踢完2比0,中華隊領先。

畢竟日本隊不是軟腳蝦,下半場一開球,日本隊的積極進攻,就給了中華隊相當的壓力,十五分鐘,門將黃紀良的一個失著,讓日本隊扳回一城;黃紀良接球,將球用手擲給後衛時,日本前鋒野澤晁截得,並快打踢進球網,日本隊打破鴨蛋。五分鐘後,李惠堂得球腳踢快走,在遠遠的十八碼左右,閃過日本隊後衛,放冷箭勁射,刁鑽的角度直向日本球門而去,日本隊門將,整個人撲倒在地,指尖雖有觸及皮球,仍是直接掛網,中華隊以3比1領先兩球。就在這個時候,後衛李天生在防守日本球員時,因動作太大,遭裁判以紅牌罰出場,中華隊以10人戰日本隊11人。

日本隊趁著人多勢眾,連趕兩球,這時日本隊的驚人體力,在這個時間爆發出來,少了一人的中華隊,疲於奔命,眼看即將比賽結束,李惠堂得譚江柏妙傳,衝入日本隊禁區,後衛堀江忠男犯規阻擋,裁判逮個正著,由中華隊罰踢十二碼,右翼曹桂成快步跑了過來,向隊長李惠堂表示,是否讓他來射這一球;只因上半場李惠堂罰球不進,日本球門熊井俊一抱個正著,他怕李惠堂再失誤,一心想雪恥的李惠堂當然是自己操刀,李惠堂抽腳勁射入網,以4比3結束比賽,中華隊奪冠,其餘三隊因互有勝負,在當時的計算法,三隊均為亞軍。

李惠堂的這一球,有記載是日本守門員熊井俊一,以頭來頂球,結果反將球頂入網。以李惠堂的腳勁,曾有傳言一腳讓日本守門員,當場踢掛的傳聞?以這一球來講,李惠堂的十二碼罰球,以其所踢出之力道,守門員以前胸,或頭來擋這一球,絕對會受傷,甚者可能傷重致死。然而依記錄,熊井俊一並未受傷,所以李惠堂這一球,應該是直接掛網,絕無可能以頭擋球。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