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足之路」之5 先進職業化的足球模式

前言:

中華足協重新改組後已進入第四年了,從國民政府遷台開拓足球發展逾70年了,至今,我們的男女國家隊依然在亞洲列強競爭「門檻」之外掙扎,很多關心足運的人都質疑現有領導班子如何挽救台灣的足球運動?再問發哥也非三言兩語可說清楚,但基本方向應先認清兩大重點:「全力執行基礎紮根與實現職業化帶動國家隊的實力提升」。這方面的投資需要堅持長期規畫與努力,一定要用對人,走在對的方向用心跟進。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要向證實已成功者學習,是努力攀上成功者應該多借鏡的對象,也未必要求遠取經,再次強調今天日本足球夢想的實現,可是歷經多少歲月的規劃與努力執行而成,拿日本的足球維新成功,他們不會急功近利,改造工程啟動時,先把重點放在其國內足球體制與賽制的完善,更致力推動大規模的青少年培訓計畫,進而成功步入轟動亞洲的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經職業水準的洗禮與帶動下,自然而然促使國家隊戰力提升,成為亞洲最具與歐美強隊對抗的國家。

挽救我們的足球,直說就是要讓踢球人有前途過好生活,就得落實向下紮根(即青訓)並向上開花(實現職業化)結果,話說到這裡,圈內貴人多忘事,發哥只好老調重彈,以「引爆職業足球路」系列連載,從多方角度探究大家最感興趣的台灣足球職業化問題,究竟該如何堅實地邁出去。

了解先進職業化的足球模式

足球的發展受經濟發展的影響,但也不完全如此。隨著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各大洲、各地區,甚至一個國家內部,職業足球的模式和經濟水準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在拉丁美洲各國,足球運動很普及,水準也相當高,巴西創造最多的稱霸世界盃五次冠軍紀錄,但其職業足球的發展,各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經營和足球市場的開發,卻受到本國和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許多職業足球俱樂部都不是靠比賽,而是靠賣球員維持生存。

相比之下,歐洲的職業足球發展比較有規範,應當說,西歐經濟的發展給職業足球的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足球市場空前活躍,足球經濟也相當的發達,形成了自身的「造血功能」,使職業足球進入良性循環。

相反,過去在東歐各國,職業足球推展則較有困難,有的國家出現了百分之百的職業足球俱樂部,但經營管理方式還是老樣子,談不上什麼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足球水準較難有起色,不過,隨著這些年來東歐的逐漸走向改革開放,這種情況已見好轉。

在當今世界上,職業化的足球是多種多樣的,有拉丁美洲模式、西歐模式、東歐模式和亞洲模式。不管那種模式,都是建立在各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應當說,模式與體制、形式與內容是相關的、是統一的,單純追求某種模式或形式,到頭來還是空的。

了解職業化與贊助

在國外的很多職業足球俱樂部幾乎都是建立在私有經濟基礎上的私有股份或責任公司,他們都是以經營足球比賽和球員買賣相關生意的專業公司,賺錢盈利是他們的出發點和目的。他們與銀行、財團、保險公司等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同時又從這些關係機構中得到各種貸款、贈款和贊助。正是這些「額外收入」對職業足球的發展和支持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當今推展體育是「贊助的時代」,大型或專項的體育運動比賽,如奧運會、世界盃足球賽都離不開贊助,任何財團、任何大公司給予的贊助都是有條件的,對他們來說是一筆投資。當然,贊助本身是不盈利的,是不能從被贊助者身上直接獲取實惠的。

贊助實際上是一筆效益投資,所謂的用金錢買社會效益、買知名度,美國的可口可樂公司、日本的幾家大公司都是如此。有人稱這是一種「搶佔山頭」的贊助市場。

在歐洲各國,每支甲組足球俱樂部都是職業足球俱樂部,都屬於私人財產,有股份制的,也有責任制的。為了收買球星,為了開拓足球市場,各俱樂部都從銀行、財團、企業得到大筆的貸款、贈款和贊助。

根據各國的情況和法律,贊助商享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一般不參與球隊內部事務,更不能干預球隊經營活動,只有董事會和董事會成員才有這種權利。在義大利,為了贊助一支甲組球隊,不管是國際財團還是義大利財團,都要對該隊的情況、所在地足球市場以及經濟情況進行綜合考察,然後作出選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