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五年的中華女足主場賽事,最終無疾而終劃下句點,留給外界的不只是遺憾,更是對中華足協決策與執行能力的質疑,而紐西蘭對各種細節要求的背後,更像是一面照妖鏡,照出足協不堪的一面。
紐西蘭女足會如此看重場地這件事,一是本次來台的球員確實王牌盡出,如前鋒賴利(Indiah-Paige Riley)現在可是在英超女足水晶宮隊,基欽(Katie Kitching)在女子英冠桑德蘭效力,漢德 (Jacqui Hand)同樣在英冠雪菲爾聯,內維爾 (Grace Neville)也是英冠倫敦城雌獅,泰勒(Kate Taylor)則是在法甲Dijon FCO效力,踢友誼賽總不希望球員受傷,球員健康擺在第一位。
二是紐西蘭在2023年與澳洲合辦女足世界盃,當時紐西蘭有4個城市作為比賽用,早有了全球最高標準的場地與規格,對比賽場地更是拿著高標準去檢視,去年紐西蘭所進行的賽事來說,2場在西班牙、4場在法國、2場在自家舉行,5場在薩摩亞,扣掉5場薩摩亞的比賽是因為奧運資格賽的關係(但薩摩亞的比賽場地也是辦過太平洋運動會的場地),其他8場幾乎都是在極佳、可舉辦國際賽的場地狀態下進行。

近期,台灣足球舉辦國際賽場地陷入短缺,北部台北田徑場因世壯運要到五月結束後才有空檔,南部世運主場館則是因為告五人演唱會,早已經把時間框定,足協在3月底中華男足與土庫曼比賽,硬是喬出世運主場館,可惜的是本次中華女足沒有同等待遇。
楠梓足球場先前舉辦過世界盃資格賽、亞足聯挑戰聯賽等賽事,為何這次友誼賽無法踢?國際足球最頂級競賽委員莊慶坊指出,像世界盃資格賽、亞洲盃資格賽,亞足聯都會派競賽官員,基本上競賽官員查看場地後,只要認為符合比賽標準,競賽官員同意能比賽就是要進行。
但在友誼賽中,參賽球隊可以因場地等其他因素提出異議,而競賽官員要將球隊意見回報給亞足聯,不像世界盃資格賽、亞洲盃資格賽,當競賽官員同意可以比賽,即具有強制性。更重要的是,友誼賽之前通常兩隊會簽訂一個議定書(Protocol),議定書內會有比賽的場地等一切關於比賽的資訊,如果無法按照議定書的內容,球隊可以提出抗議。(有相關人士透露協議書上,紐西蘭有要求要天然草皮練習)
本次紐西蘭隊於抵達台灣後,立即與場地方進行多次實地勘查與會議,並針對場地條件提出了包括重新鋪設草皮等具體建議。楠梓足球場工作人員為配合紐西蘭隊的要求,自4月1日起即積極進行場地改善工作,包括草皮更換、草地整理、灑水、壓地及整地等一系列,盡最大努力去讓比賽能夠進行,更與紐西蘭方面不間斷地進行溝通與協調,盡全力確保比賽場地符合規定並達到最佳狀況,但最終仍未能達成共識。

這也點出台灣足球場地的一個問題,台灣足球場只要是新落成,就是「好用一直用」,三月份楠梓足球場使用幾乎滿檔
3/4 ~ 3/7 AFC 挑戰者盃(台鋼, 足協租借)
3/12 ~ 3/16 A級教練講習(半年前租借高雄市足委會)
3/17 ~ 3/23 國男足訓練
3/24 ~ 現在 為4月8日國際賽,將場地匡列維護
不只是楠梓足球場,其他像是輔仁大學足球場也遇到同樣情形,所有大大小小賽事全部都往僅有的幾座球場塞,草皮狀況很容易就超出負荷(人工草皮也一樣),在使用狀況滿檔的情況下,國際友誼賽還是照樣辦。如何因賽事去做場地分級,這其實是台灣早該重視的問題,而不是老是塞在幾個場地(下一個是台中?)。
睽違五年的中華女足主場賽事,結果是取消的結局,足協內部管理失職才是最重要的主因,凡事希望便宜行事,殊不知紐西蘭要求等級超出想像。尤其本次紐西蘭能夠來台,還是因教練團的人脈關係聯繫,而原訂5日閉門賽不踢,據不願具名的人士表示,此事還是紐西蘭告訴中華女足總教練才知道不踢消息。此外,通常賽前會有官方記者會,但記者會早早就宣布取消。

本場友誼賽無法踢,最糟的狀況是中華足協可能還會有訴訟行為的問題,因這次比賽是大洋洲的紐西蘭與亞洲的中華女足,是跨洲際的賽事,因此除了回覆給AFC外還要回覆給FIFA,而紐西蘭因場地因素拒絕出賽,此事件可能會送到FIFA的紀律委員會審查,紐西蘭若要要求賠償,中華足協這次很難脫身。
紐西蘭會為考量球員的健康,因場地因素拒絕比賽,而我們球員等待五年的友誼賽,也被足協「拒絕出賽」。如前鋒蘇育萱在IG限動上所說:「睽違五年,還是還要繼續等幾年,球員付出的努力,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