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足之路」之9 分享歐洲五大職足體系

前言:

中華足協重新改組後已進入第四年後期了,從國民政府遷台開拓足球發展逾70年了,至今,我們的男女國家隊依然在亞洲列強競爭「門檻」之外掙扎,很多關心足運的人都質疑現有領導班子如何挽救台灣的足球運動?再問發哥也非三言兩語可說清楚,但基本方向應先認清兩大重點:「全力執行基礎紮根與實現職業化帶動國家隊的實力提升」。這方面的投資需要堅持長期規畫與努力,一定要用對人,走在對的方向用心跟進。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要向證實已成功者學習,是努力攀上成功者應該多借鏡的對象,也未必要求遠取經,再次強調今天日本足球夢想的實現,可是歷經多少歲月的規劃與努力執行而成,拿日本的足球維新成功,他們不會急功近利,改造工程啟動時,先把重點放在其國內足球體制與賽制的完善,更致力推動大規模的青少年培訓計畫,進而成功步入轟動亞洲的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經職業水準的洗禮與帶動下,自然而然促使國家隊戰力提升,成為亞洲最具與歐美強隊對抗的國家。

挽救我們的足球,直說就是要讓踢球人有前途過好生活,就得落實向下紮根(即青訓)並向上開花(實現職業化)結果,話說到這裡,圈內貴人多忘事,發哥只好老調重彈,以「引爆職業足球路」系列連載,從多方角度探究大家最感興趣的台灣足球職業化問題,究竟該如何堅實地邁出去。

分享歐洲五大職足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職業足球在歐洲範圍內很快復興起來。隨著早期歐洲冠軍盃的創立,各個國家的足球運動交流日益頻繁。由於環境與球風的不同,傳統上來說,義大利和西班牙的聯賽技術含量高,而英格蘭的聯賽更加注重身體對抗、比賽節奏較快。但大體說來,自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各個聯賽之間的互相影響並不太大。雖然當時人們稱義、英、西為三大聯賽,但尚沒有五大聯賽的出現。

由於職業聯賽的興旺與經濟發達與否,都和國家隊成績有直接聯繫,因此在新世紀之前,義甲被認為是第一聯賽,被譽為「小世界盃」。祖文特斯、AC米蘭、國際米蘭在歐洲賽場表現優異。而當時荷蘭甲組聯賽同樣戰績彪炳,其影響力不遜如今的法甲。

隨著「博斯曼法案」的誕生,從1996年開始各個球員之間的轉會完全自由,歐洲五大職足聯賽的實力對比日益縮小。在那新世紀交替時期,歐洲五大聯賽的說法逐漸為人所知,西甲迅速崛起,英甲改為英超聯賽後,競爭力大幅提高,義甲由於經濟蕭條以及產生寡頭壟斷的局面競爭力下降,德甲競爭力同樣有些下滑;法甲由於引進了大批來自第三世界的優秀球員使得其成為新貴,同樣情形的還有葡超,而荷甲的影響力同樣出現下降。

大體上說,西甲與英超吸引了大批球員,成為最大的球員輸入地;義甲在電話門事件之後大量球員外流,有從球員輸入地變為輸出地的危險;而德甲、法甲、荷甲已經成為歐洲三大球星輸出國。西甲由於聯賽技術含量高吸引了大批南美球員,英超則是由於其強大的經濟支援與技術含量的提升而快速發展。

可以說這幾年歐洲前五大聯賽中,英超最商業化、西甲最傳統、義甲最保守、德甲最穩定、而法甲組織結構則最講究思想性與公平性。

英超總是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聯賽,現時英超聯賽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體育賽事,也是收入最高的足球聯賽。並且在經營方面,英超則是毫無爭議的在世界範圍內收入和盈利,遠遠處於領先地位的職業足球聯賽。

西甲聯賽的球風注重技術與進攻,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按國際足總和歐洲足聯的官方積分,西甲曾經多年位於積分榜的首位。西甲在球員和球迷心中有相當大的號召力,目前有許多世界最著名的足球運動員在西甲聯賽踢球。

義甲一向是世界上水準最高的職業足球聯賽之一,其特點為注重防守。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義甲球星雲集,實力強勁的球隊眾多,一度被公認為是世界第一足球聯賽,被譽為「小世界盃」。但進入21世紀後,多家俱樂部財政問題爆發,各種因素作用下,義甲在歐洲的地位呈下滑趨勢。而法甲則是以非洲為代表的第三世界球員進入頂級聯賽的跳板。

隨著足球商業化日益明顯,前幾年大多數的歐洲研究人士和俱樂部老闆認為:由G14自行組織的封閉式、沒有升降級的「歐洲超級聯賽」,曾經一度被期待在未來十年內遲早會到來,但後來被迫無疾而終。21世紀初期歐洲足壇正處於新舊時代交替時刻,此外由於博斯曼法案造成的中小俱樂部生存艱難等問題同樣值得關注。於是歐足聯操盤運作出了現在的歐冠聯賽、歐霸盃以及歐協聯三個成績等級區分的全歐比賽,這其中主要還是環繞在金錢的商業利益作用。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