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良專訪系列7》台灣足球發展職業化 樂見五人制先行

足球職業化已經成世界趨勢,台灣仍遲遲未能發展職業聯賽,以目前台足現況,11人制職業化仍有其難度,相較之下,五人制推動職業聯賽較為容易,對此陳柏良也樂見台灣五人制足球職業化。

五人制相比11人制,球員人數較少,組隊容易、花費也少,而且比賽在室內進行,場地容易取得,不需要悉心養護草皮。此外,五人制比賽緊湊,對抗性強,更能吸引不熟悉足球運動的球迷進場觀戰。

對於台灣五人制推動職業化,陳柏良對此表示支持,「可以發展職業聯賽為什麼不呢?我覺得這是很好的開始,如果五人制職業發展好,11人制也會變得更好,兩者之間會互相比較,11人制也會有壓力。」

五人制足球近幾年逐漸成為世界足球主力發展項目,在國際奧會推動青少年重要賽事的青年奧運中,五人制也被列入,國際足總也評估五人制更適合青少年球員打基礎,因此近年五人制日漸受國際重視,而國內的基層和小朋友俱樂部發展也是越來越火熱,今年全民運動會更是首度納入五人制賽事。

中華五人制足球俱樂部聯盟於4月17日成立,由前體育署副署長彭臺擔任首任會長,聯盟成立目的藉由各縣市組成社會五人制球隊增加足球風氣,並引進外援提升競技水準,希望在未來幾年內能走向具有職業的雛型,屬於走向城市對抗及邁向職業的頂端五人制賽事,給國內基層從事五人制球員有踢球的出路。

中華五人制足球俱樂部聯盟初步規劃7、8個縣市組隊,包括台北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嘉義縣、屏東縣。另外,近年長期參與的在台泰國移工隊,也表達補強泰國球員來參加聯盟賽事規劃。

臺北市男子五人制代表隊。(主辦提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