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的大夢即將實現 維德角距世界盃僅一步之遙

維德角(Cape Verde)距離2026年世界盃的入場券,只差一步之遙。這個位於非洲西岸、人口僅約54萬的島國,目前在世界盃非洲區D組中以20分領先喀麥隆2分,只要在小組最後一場比賽中拿下勝利,就能確定晉級。對於這個全球第30個最小的國家而言,這將是歷史性的突破,即便在世界盃擴軍至48隊的年代,這樣的成就仍堪稱奇蹟。

維德角的足球歷史,其實並不長。1986年加入國際足總(FIFA),1990年才首次參加世界盃資格賽,當時世界排名第182名,一年平均只踢兩場比賽。二十年前,他們在國際足球舞台上幾乎毫無存在感。然而,透過積極發掘全球散居各地的維德角裔球員,這個群島逐漸在非洲足壇嶄露頭角。

他們的首個重大突破發生在2013年,當時世界排名來到第27名,並首次打進非洲國家盃(AFCON)決賽圈,還一路闖進八強,在非洲足壇上留下鮮明印記。但2014年世界盃資格賽遭遇重擊,因使用違規球員Fernando Varela而被取消資格,錯失2014年巴西世界盃的門票,但這次挫折反而成為他們改革與重生的契機。

維德角的崛起,離不開其龐大的海外社群。從葡萄牙、荷蘭到美國東岸,遍布世界各地的維德角移民後代成為他們足球發展的重要資源。美國經紀人Tony Araujo指出:「自2013年以來,球協建立起完善的全球人才招募系統,這個策略正在開花結果。」

在去年非洲國家盃的25人名單中,球員一共來自16個國家的25個不同俱樂部,沒有一個球員是同隊的,而16個國家足跡遍佈亞塞拜然、塞浦勒斯、法國、俄羅斯、義大利、愛爾蘭。

愛爾蘭聯賽沙姆洛克流浪者(Shamrock Rovers)的中後衛Roberto “Pico” Lopes,出生於愛爾蘭的他,幾乎錯過代表維德角的機會。他笑著回憶:「教練Rui Aguas曾在LinkedIn上用葡萄牙語私訊我,起初我以為是垃圾郵件。直到九個月後我才用Google翻譯發現,他邀請我加入維德角國家隊!」這樣的故事,如今在維德角球壇屢見不鮮。

過去,像曾效力曼聯納尼(Nani)和曾效力波圖、馬賽的羅蘭多(Rolando)都是維德角裔球員,但為追求更高層級的舞台,最終選擇代表葡萄牙出賽。然而隨著維德角成績提升,越來越多新一代球員開始回流,選擇為維德角披掛上陣。這不僅是足球選擇的轉變,更是一種文化與身份的重建。

維德角足球基礎建設不算太好、加上國家組成是10個島嶼,維德角發展出一套體系獨特的國內聯賽,十個島嶼中有九個各自經營聯盟,其中聖地亞哥與桑託安唐分為南北區。每季結束後,11個聯賽的冠軍加上聖維森特亞軍,會組成三組進行全國錦標賽。這樣的結構讓整個國家全年都有足球活動,也確保了基層人才的培育與競爭力。

維德角近幾年除了足球發展外,籃球也打得相當不錯,維德角獲得2023年世界盃籃球賽的參賽資格,成為有史以來晉級世界盃籃球賽的最小國家,如今足球如法炮製,也要在世界盃足球賽中複製貼上籃球隊的成就。

2026年世界盃資格賽中,維德角與喀麥隆、利比亞、安哥拉、模里西斯與史瓦帝尼同組。9月9日,他們在普拉亞的國家體育場以關鍵勝利擊敗喀麥隆,進球者是戴隆·利夫拉門託(Deylon Livramento),那一刻,全場沸騰。對這支球隊而言,那不只是進球,而是一種信念的象徵:他們真的可以站上世界舞台。

世界盃非洲區共有九組冠軍直接晉級,而四支最佳亞軍需爭奪洲際附加賽資格,目前維德角以20分居首,喀麥隆則以18分緊追,只要最後一戰取勝或是喀麥隆平手或輸球,維德角就可以完成首次參加世界盃的夢想。相比之下,奈及利亞等非洲傳統勁旅仍在為出線苦戰,反而讓這支「藍鯊軍團」(Blue Sharks)成為整個大陸最鼓舞人心的故事。

從1975年脫離葡萄牙獨立,到2025年站在世界盃門前,維德角用短短半個世紀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他們曾被排除在外、被忽視、被懷疑,如今卻即將以非洲最小國家的身分踏上世界最大舞台。如果藍鯊軍團最終能夠鎖定晉級,維德角將成為世界盃歷史上人口第二少的參賽國(約54萬人),僅次於冰島。對這個由十個島嶼、無數夢想組成的國家而言,這不僅是足球的勝利,更是一場屬於信念、堅持與身份的奇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