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第十屆的「2025台灣淡水盃國際足球錦標賽」今(31)日在新北市淡水區隆重登場,共吸引125支隊伍、超過2000位選手參與,更邀請來自日本、泰國、香港與馬來西亞的青少年球隊來台參賽。然而,在這場十年努力所累積出的國際賽事背後,新北市議員陳偉杰呼籲,淡水盃不該只是靠家長苦撐,政府應該正視並投入更多資源,讓這項本土打造的國際賽事,成為台灣足球的門面。
陳偉杰表示,淡水盃從草創時期由在地熱心家長主導,逐步發展為如今具備跨國交流規模的國際賽事,過程點滴都是地方家長與教練們親力親為、一步一腳印打下的成果,談到能有這麼多國際隊伍來參賽,他強調,「這不是靠國家的力量,而是靠一群真正熱愛足球的家長和孩子,一場一場比賽交流出來的。」也證明淡水盃不只是地方活動,更是台灣足球向外連結的重要平台。

為了讓淡水更具備承辦國際賽事的條件,陳偉杰也多年奔走推動在地硬體建設。他指出,市府先前就已規劃於文中五興建標準十一人制足球場,並在家長等足球專業人士的協助下完成場地規劃、座向建議等前期作業,這座位於新市鎮市中心的場地相當難得,未來將不只是社區使用,更能承接大型國際賽事,為淡水足球發展立下關鍵里程碑。
「不過我最擔心的是,這麼多年來靠熱心撐起的比賽,如果政府資源沒有跟上,幾年後熱情會消退。」陳偉杰坦言,辦一場國際賽事背後牽涉大量人力與資金,至今仍是仰賴家長分工、籌資籌備,壓力沉重。他呼籲新北市體育局及中央體育署應更積極介入支持,減輕主辦單位與家長負擔,讓這項已具國際能見度的賽事可以走得更長、更遠。
本屆淡水盃賽事涵蓋U4至U19各年齡組,並設有GU13、男女五人制等多樣組別,場地橫跨淡水商工、真理大學、淡江中學與真理大學體育館,四大場館同步開踢,預計帶動地區足球風潮。從地方辦到國際、從基層走向專業,陳偉杰強調,淡水盃代表的不只是比賽本身,更是台灣足球的希望與未來,他也期許更多企業與公部門加入,讓這項源自淡水的國際賽事,成為台灣足球真正的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