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選校隊 台灣各代表隊開始選擇俱樂部球員
近幾年台灣足球俱樂部成長迅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小朋友接受足球的意願變高,此外另一個改變正悄悄發生,在U20、U17的代表隊組成上,已經不全部都是校隊成員,就以本次U20、U17男子代表隊上,就有俱樂部球員進入大名單訓練。
近幾年台灣足球俱樂部成長迅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小朋友接受足球的意願變高,此外另一個改變正悄悄發生,在U20、U17的代表隊組成上,已經不全部都是校隊成員,就以本次U20、U17男子代表隊上,就有俱樂部球員進入大名單訓練。
木蘭聯賽本週進行2場比賽,高雄陽信與新北航源之戰,一度因雷雨暫停,最終新北航源下半場連進2球逆轉高雄陽信,以2比1勝出;另一場由台中藍鯨對決台北熊讚,雙方鏖戰90分鐘,最終戰成2比2平手。
淡水地區近幾年基層足球蓬勃發展,現更邁入地方產學深耕階段,新北市淡水足球協會與真理大學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將協助改善學校運動場館設備,並提供足球相關推廣教育課程;真理大學除將提供校園硬體資源之外,也將其結合系所課程,以運動管理學系及運動資訊傳播學系學生為對象,提供學生實習、就業機會。
亞足聯開放5+1外援,對於企甲各球隊衝擊不小,其中至今仍全本土應戰的台電,外援政策也會影響球隊的走向,若要解套外援政策,法人化會是一個做法,管理台電男足的台電副總經理徐造華表示:「我們沒有說No,要是體育發展的環境、需求、必要性去做評估。」
企甲近幾年球季,都有新的外援來到台灣球隊效力,原因指向一個,就是球員渴望想在亞協盃出賽,增加自己曝光被看見的機會,這在企甲前身的城市聯賽都是很難被看到的,如今亞足聯外援5+1政策一開,屆時可能有更多外籍球員來台詢問機會。